目前供應鏈管理系統中普遍采用的信息標識跟蹤技術是條碼技術,條碼存在的種種不足限制了供應鏈效率的提高。商品在整個供應鏈上流動,操作中最為頻繁的就是出/入庫操作和倉儲管理,采用電子標簽(RFID)技術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面對每天都要重復進行的收貨、入庫工作,如何才能快速完成大批量貨物的快速核對、收取?如何在倉庫中快速找到指定貨物?現在絕大多數的倉庫還是通過在貨架上貼手寫卡片來區分貨位,對這些倉庫而言這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而且還經常出現取錯貨物和多次重復取貨的情況。
對于大型倉庫進行停業盤點所造成的損失是顯而易見的,也是企業絕對不愿意承受的。但是不進行盤點又無法真實地掌握庫房的情況,這同樣是企業的管理者所不愿意面對的。有沒有可以在不影響企業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進行庫房盤點的辦法呢?

在整個倉庫作業中,叉車的資源是相對稀少的,如何將其充分利用是提高整個倉庫工作效率的一個關鍵。要想充分地利用叉車,就必須通過管理系統進行叉車的調度,使其始終在最高效的線路上處于滿負荷的工作狀態。
目前供應鏈管理系統中普遍采用的信息標識跟蹤技術是條碼技術,條碼存在的種種不足限制了供應鏈效率的提高。商品在整個供應鏈上流動,操作中最為頻繁的就是出/入庫操作和倉儲管理,采用電子標簽(RFID)技術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打包貼標系統
在貨物入庫前,設置打包區域(這一步驟也可以在產品生產線上完成)。根據實際倉庫管理應用需求,將相應單品按指定數量打成獨立的包裝,將操作信息寫入標簽內,將標簽懸掛或粘貼在包裝箱上。
出入庫檢驗系統
1.系統構成
出入庫RFID Station:固定式讀寫器Reader/天線,傳感器系統,過程控制器,指示燈,報警器,指示面板(指示收發貨信息,裝貨信息等);標簽選擇與安裝:托盤標簽RPC,包裝箱標簽(粘貼型)。
2.RFID給倉庫管理帶來的收益
(1)管理人員實時掌握庫存物資的進、銷、存狀況,實現信息透明的資產管理方式。
(2)無需實施傳統的盤點工作,從而減少物資的積壓,加速資金周轉,便于指導生產。
(3)解決了人工統計易出現人為差錯和信息交流不及時的傳統管理模式。
(4)減少了人工統計的工作量,提高作業效率。
(5)從技術手段上遏制不軌行為的發生。
如果企業各倉庫和各分支機構的倉庫均安裝遠距離射頻識別設備,并實現系統內的網絡連接,使之具備通行自動識別、進出實時記錄、授權通行、非法進出報警、信息查詢、數據分析等多種功能,對于實時、準確、完整地掌握物資流動情況,提高科學管理效能,將起到積極作用。遠距離射頻識別技術的實施,將有利于協助物流體系實現可靠的安全保障,已成為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得力伙伴,將更好地實現“有效監管”和“提高效益”的統一。
叉車堆放及揀貨系統
1.系統構成
叉車堆放及揀貨RFID Station:車載終端(WLAN),Reader/天線;標簽選擇與安裝:托盤標簽RPC。
2.典型應用流程
叉車堆放及揀貨系統通常應用于托盤和大型容器上,Reader/天線連接在工業級的車載終端上(內置WLAN)。
3.應用收益
能夠自動地針對托盤堆放和揀貨,提高托盤貨物處理、計劃和預測能力。
盤點
工作人員采用手持終端讀取托盤標簽中的數據,托盤標簽中記錄了該托盤承載的商品的實際數量,可通過無線網絡實現實時的數據傳輸,或者以半日為時間單位,采集數據后將數據以批處理的方式傳輸至后臺管理系統。因此通過RFID技術的自動采集方式,可以實現無人工干預的全自動實時、分區盤點,并保證盤點操作的快速進行和盤點數據的準確性。
RFID系統應用
對于RFID技術的應用可以歸納為幾個抽象的過程,即針對不同的包裝級別(單品、包裝箱、托盤),解決諸如傳送帶物品分揀識別、出入庫產品收發貨的識別、包裝過程中產品信息采集、叉車運行過程中的采集以及移動數據采集等過程。對于面對不同包裝級別的各個過程,企業有不同的收益狀況。
RFID投資收益模型
1.收入增加
庫存的可用性提高 5%~10%;銷售將提高 3%~7%;顧客的保持度提高 0.3%~0.5%;后勤管理中回收率的提高將使利潤提高25% ~40%;回收管理的改進將使總收入提高1%~2%。
2.成本減縮
由于盜竊而遭受的損失減少 40%~50%;送貨速度提高10% 。
3.人工成本的減少
場地管理減少30%;減少物品存儲的人工成本可達65%;減少存貨成本可達25%;減少循環計算成本可達25%。
4.其他
提高倉庫產品的吞吐量可達20%;減少損壞率和過期商品的銷賬可達20%;減少丟失包裹而導致的投訴可達98%。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