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以下簡稱閥控電池)由于具有不漏液、自放電小,免維護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UPS電源、郵電、鐵路機車,電站等領域。閥控電池之所以能免維護,是由于充電時產生的氧氣在電池內部可以被“再化合”。
I/2O2+Pb→PbO (1)
PbO+H2SO4→PbSO4+H2O (2)
PbSO4+H++2e→Pb+HSO4- (3)
氧氣與鉛的反應就等于使負極放電,去極化,所以也不會產生氣體氫,這樣電解液中的水分就不會損失,不用象富液電池那樣經常加水維護。這是理想狀態下的情形。實際上,正極產生的氧只有到達負極表面并與鉛反應才能被‘再化合”,氧氣到達負極表面需要諸多因素的影響,為考核電池中氧被“再化合”的能力,我們用密封反應效率來表示。(實際上密封反應效率還包括氫的再化合,這里忽略不計)。
密封反應效率的測定方法,一般是在完全充電的電池上,用0.005I10電流連續充電1小時后,開始收集氣體1小時,然后用下述的(4)式計算出結果:
η=(1一v/684) X100% (4)
式中η—密封反應效率
v—校正后的在25℃、1個大氣壓下的氣體收集過程中通過1Ah電量的氣體排出量mL/Ah。
684—在25℃,1個大氣壓下的通過IAh電量的理論析氣量mL/Ah。
其試驗裝置如下圖:

閥控電池的密封反應效率,除和蓄電池結構有關外,還可能和電池的灌酸量、板柵合金與正負極活性物質比氧隔板性能、隔板壓縮度,電解液密度、負極添加劑、電池的開閉閥壓力電池內部溫度等因素有關。
2 密封反應效率的影響因素
2.1 電池的灌酸量
在正常的充電方式中,正極的較低充電效率導致先析出氧氣,產生的量隨充電的進行而增加。在開口式設計中,析出的氣體滲透到極板與隔板之間并且進入到電池上部空間。在閥控電池中,隔板的壓縮特性在某種程度上阻止了這種途徑,但卻提供了通過隔板進入負極的另一途徑。這一過程受氧氣擴散控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隔板的飽和度。
當酸加入電池中,它自動進行空間排列,使得表面能減到最小。由于空氣/液體的界面張力大,在隔板中使得電解液與玻璃纖維接觸的面積最大,而與氣相接觸的表面積最小。
當飽和度增加時,酸跨過小的空隙橋接,再留在大空隙中,并自由地到達氣體通道,在較高飽和度時,較大尺寸的孔隙逐漸堵塞。大約90%飽和度時,最大孔隙被橋接,殘留的10%(按體積計)氣體含在孤立不連續的氣泡中,這些氣泡對氧遷移不會起有效作用。然而,在飽和度>90%的設計中,氣體遷移會明顯發生并可獲得高的密封反應效率。這種事實可以用部分排酸量來解釋。在緊裝配時,通過隔板析出的氧氣產生跨過隔板的分壓,該壓力直到它超過較大孔隙排出電解液,并經隔板傳遞到負極表面所需要的臨界壓力為止,這種行為相似于氣體擴散電極的特性,Khomskage等人發現,當遷移率受到擴散限制時,析出的氧只有5%能到達負極并還原,借助壓力促進遷移的方法,還原電流可提高一個數量級。對于較小的孔隙來說,需要較高壓力來排出酸,氣體進入電池上部空間并通過低壓閥排出的可能性增加。
閥控電池的密封反應效率對注入酸的數量十分敏感,尤其是在隔板壓縮較大的情況下,多加1%的酸,密封反應效率就會由99%下降至70%—80%。因此,使用普通玻纖隔板必須控制隔板中的酸量,避免氧的擴散通道受阻,同時還要防止灌酸量不足,使電池容量受到限制。
2.2 正負活性物質比率與板柵合金
早期的關于密封再化合的文獻都強調活性物質配比的重要性,人們認為負極活性物質需要過量,因正極先達到析氣電壓時,氧才能比負極的氫氣先產生。
實驗表明,正負活性物質比例的變化對密封反應效率沒有任何影響,在實驗范圍內,密封反應效率幾乎都達到99%以上。這為閥控電池的設計提供了有利的依據,再次證明增加正極活性物質比例時,無需擔心O2的再化合效率。
板柵合金本身對密封反應效率也沒有影響,它只影響電池的析氣電壓。鉛鈣合金要比鉛銻合金的析氫電壓高100mV左右。因此確定電池的充電電壓極限時,要考慮板柵合金的影響。
2.3隔板的性能
在閥控電池中,隔板有幾種在電池性能中起重要作用的其它功能作用,它是一個貯酸器。因為電解液被完全吸收并均勻快速分布其中,所以,孔隙體積和吸酸能力是一種重要特征。為了保持電接觸和足以支撐活性物質,隔板在潤濕和干燥條件下必須可壓縮和有彈性。
正負活性物質和隔板中都有一個孔徑范圍,控制隔板中玻纖的直徑,可調節隔板中與極板中吸酸量的比例。若改變隔板材料,使其中小于活性物質的孔的比率增加,則隔板吸酸量比例要增加。
隔板中酸量接近飽和時氧的擴散受阻,密封反應效率降低,為改善這一特性,在隔板中加入一部分憎水材料,即所謂的二代隔板,這部分憎水材料可以保證在有未被吸附的自由電解液的情況下,仍有未被灌酸的孔,使氧得以擴散到負極再化合。
2.4 隔板壓縮度
在壓縮度為10%~30%范圍內,所做的隔板對密封反應效率影響的實驗表明,隔板的壓縮對密封反應效率沒有明顯的影響,只是壓縮度增加使隔板吸酸率降低,若吸附的電解液量少于活性物質放電所需要的量,則低倍率容量下降。壓縮度增大,因極板間距減少,電池的冷起動性能會得到顯著提高。
2.5電解液密度
電解液密度對密封反應效率有一定的影響,隨著電解液密度的增加,密封反應效率降低, 這可能和電解液的表面張力變化有關。
2.6 負極添加劑
有些添加劑對氧的還原具有阻止用,如1,2酸,有些添加劑對O2的還原具有促進作用,如碳黑等。由于木素和硫酸鋇能增大負極活性物質的比表面積,也能提高閥控電池的密封反應效率。
2.7 其它
閥控電池的安全閥開啟壓力大小,直接影響到電池內部氧氣的分壓,因此也對密封反應效率有一定的影響,開啟壓力越大,密封反應效率也越大:
3 結論
閥控電池的灌酸量、隔板性能,隔板壓縮度、負極添加劑等對密封反應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影響閥控電池密封反應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隔板飽和度。正負活性物質比例和密封反應效率沒有任何關系,板柵合金只影響電池的充電電壓選擇,并不影響電池的密封反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