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裁剪技術在服裝加工業中的應用
一直以來,紡織服裝行業就是中國少數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行業之一,無論是生產還是出口,中國都處于絕對的優勢。專家分析,如果能夠堅持良性的發展策略,并且積極拓展技術水平,那么在未來十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世界霸主地位將是不可動搖的。
但這畢竟是理想狀態下的預測,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從小作坊的前店后廠模式發展到現在多種模式并存,雖然經過時間的淬煉,在該行業聚集了大量的經驗和規模效應,但是伴隨著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問題與矛盾。研發、技術投入不足,產業結構不合理,企業缺乏合理的可持續發展;出口產品自有品牌少,企業利潤微薄;越南、印度等國家制造業的興起嚴重沖擊著國內日益增加的勞動力成本;這些都將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帶來威脅。
與此同時,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更是快速顯露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多年來的種種詬病,以至于直接影響到我國紡織服裝出口貿易,更影響到紡織服裝產業和企業的資金鏈、產業投資和資本運營。很多抗風險能力不強的小企業就此倒閉,大中型企業也受到了強烈沖擊,一時間,多少企業瑟瑟過冬。
凡事總有兩面性,也有一些企業視危為機,利用自身的優勢所在,用新的經營模式和研發技術來抗衡危機,從而創造了迎逆而上的奇跡。這些企業的成功向我們傳達著信息,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需要革新,而且需要不斷革新!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創新則是生產力逐步提升的催化劑。伴隨著紡織服裝業的不斷演進,越來越多的技術和工藝也被應用到生產之中,除了傳統縫制設備的不斷出新,激光這一新興技術也因其獨特的魅力在紡織工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激光在紡織服裝行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對各種布料的裁剪雕花工藝中,尤其是在裁剪過程中,由于具有切割精確、切口平滑、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高效省料、成本低廉等優勢,因此深受用戶推崇。特別是中高端激光裁剪設備及解決方案的應用,不斷促使行業水平和工藝進步。
采用激光技術進行裁剪的過程激光裁剪的優勢
以成套服裝裁剪方案為例,如果按技術階段劃分,我們認為第一代裁剪方式為手工裁剪,第二代為機械裁床裁剪,第三代裁剪方式則為激光裁剪。激光裁剪屬于一種新型的切割技術,目前占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傳統的手工裁剪和機械裁床裁剪。但激光技術的替代性優勢明顯。
就手工裁剪而言,無論是開發新品還是訂單生產,其過程都是先依靠經驗豐富的打版師進行手工畫版,版樣完成后,再進行手工放碼(大、中、小碼),緊接著根據放碼后的版樣剪出相應的紙樣,然后按照生產任務的多少,大致用紙樣排出排料圖(此過程費時費力,且只能人工粗略比劃)。排料之后,再人工鋪布至所需層數,同時用紙樣制作硬模板,作為裁剪邊緣。人工對位后,用電剪剪裁并分揀送至縫制組進行縫制。
傳統的手工裁剪工藝流程圖
機械裁剪機裁剪工藝流程圖以此可以看出,手工裁剪對人的依靠程度非常高,在每一道工序中,都無法進行標準化計算,完全憑人的經驗進行,因此隨著生產商對效率、質量、成本等要求的不斷提高,手工裁剪已越來越難以適應規模化、標準化生產,退出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機械裁床應運而生。機械裁剪工藝利用了計算機技術,將服裝的設計、放碼、排料及訂單管理集合到計算機管理中,并按軟件規劃進行標準計算。然后將計算數據傳輸到機械裁床中,同時在鋪料臺上,人工或機械半自動化鋪布至所需層數,再將多層面料用人工的方式送至裁床并對位和覆膜。
激光裁剪全套解決方案工藝流程圖但此過程中,由于需人工排料,因此必須小心謹慎處理,否則極易裁偏,造成大量浪費和不合格品。機械裁剪時開啟抽真空系統,依靠覆膜將多層面料壓緊,之后才可進行機械裁剪。裁剪后由計算機根據縫制組生產能力計算出分揀數。人工對照分揀數據,分類送至縫制組縫制。
以上過程中由于采用了計算機控制技術,使得傳統制衣過程中大多數依靠人的操作變成了計算機計算和機械操作,從而實現了生產的標準化,規范化。
機械裁床代替手工裁剪,可以說是制衣工業的一大進步,但最低200萬元以上的售價把眾多的中小企業擋在了門外,因此目前用戶主要為大型服裝企業。隨著以武漢金運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運激光”)為代表的第三代服裝裁剪技術——激光裁剪全套解決方案的推出,成套服裝裁剪工藝水平再次躍升到一個新的量級。
金運激光推出的激光裁剪全套解決方案包括服裝CAD的設計軟件,服裝的放碼、排版軟件,訂單ERP管理軟件等服裝制作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軟件,以及數字抄版儀、激光裁床、收料系統等硬件系統。通過軟件和硬件的緊密配合,不僅能提高制衣廠家的加工效率,減少開發新品周期和人員開支,而且可對各類面料進行精確裁剪,較傳統裁剪工藝可節約面料10%以上。通過該解決方案,客戶可將與制衣相關工序全部完成,從而減少了客戶整合加工過程所增加的成本,實現了自動化、一體化加工。
激光裁剪全套解決方案,從市場需求開始就將整個制衣過程通過計算機管理起來。從而使制衣變得快速、連續、過程可控、材料可控。當制衣企業接到生產任務或設計任務單后,無論是單件樣衣,還是少量的新品或大量的訂單,制衣管理人員都是按照標準流程操作,而無需變化生產流程,這樣使管理變得簡單,能最大限度地響應市場變化。
當生產或設計任務傳導到制衣管理員后,管理員根據生產要求、縫制組生產能力,以及面料庫存情況,計算出相應的所需面料、生產時間以及產品單價等數據,并將此類數據通過計算機聯網傳輸到相關部門。待相關部門準備和批準后,管理員通過計算機,將設計、放碼、排料數據傳輸到激光裁床中,并啟動自動對位和連續送料系統,為激光裁床自動送布。激光裁床依據排料數據進行精確高速裁剪。
由于激光裁剪是一種無接觸熱加工方式,因此裁剪時,排料可實現零間距和共線排料,還可將開袋和挖扣眼鎖邊等工序,在裁剪過程中一并完成。這樣在裁剪效率和面料的節省上都有極大的提高。不僅如此,以金運激光為代表的激光裁剪全套解決方案還可通過數字抄版儀,對各種款式服裝衣片進行精確抄版、放碼,從而省卻設計環節,提升加工功能和效率,特別是對于中小制衣企業而言,意義非凡。
此外,激光裁剪過程是連續送料和連續裁剪,因此,無論是批量生產還是單量生產,排料時完全可根據縫制組的特點和生產能力進行排料,使整個制衣過程變得連續有序,同時還降低了分揀人員的勞動強度。并且能在提高效率,減少面料浪費的同時控制好品質,減少過程和操作人員,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從以上工藝流程不難發現,相對于手工裁剪和機械裁剪,激光裁剪解決方案使制衣過程變得更簡捷,更高效,更適合制衣行業發展,上述三種加工方式對比見表1。 表1、手工裁剪、機械裁剪和激光裁剪加工方式的對比
不僅如此,較機械裁床,激光裁剪方案精確裁剪節省面料可達10%以上,并且可節省40%以上的人工成本,而使用成本僅為電腦機械裁床的1/10左右。以日生產600套的西服制衣廠為例,使用兩種加工方案的對比數據如表2。 表2、機械裁床和激光裁床的生產數據對比
激光裁剪全套解決方案是在長期對制衣裁剪行業的跟蹤調查,并結合制衣行業裁剪特點和激光特點的基礎上形成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如何幫助制衣企業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成本和物料浪費。金運激光等廠商推出的激光裁剪方案,在軟件上不僅吸收了機械裁剪在設計、放碼、排料方面的特點,還創造性地將制衣過程中所需的各種數據和工序的人員成本控制、材料成本控制統一規劃在一套軟件中,使整個制衣過程能進行標準化的管理。
在上述兩種裁剪方案的比較中,激光裁床在節省人工及面料利用率上均顯著優于機械裁床,在節省人工方面,主要得益于激光加工節省了鋪料環節,增加了強大的ERP管理系統,從而提升效率;而在面料節省方面,主要是因為激光的無接觸式加工,使得在排料軟件設計方面可實現零間距和共線排料,并且由于不用鋪料,所以在批量裁剪中,較多層鋪料累計造成的布料浪費,激光裁剪的單層裁剪要小得多。
激光裁剪全套工藝流程解決方案的創新,是市場競爭和激光應用技術進步的結果,也是未來激光設備軟硬件整合的發展方向。它的成功推廣必將對紡織服裝業的產業結構升級、生產流程優化、節能降耗以及增長方式的轉變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這一全新解決方案,也必將替代手工裁剪與機械裁剪,成為全球制衣行業的主流裁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