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程:運籌學
用數學方法研究經濟﹑民政和國防等部門在內外環境的約束條件下合理調配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使實際系統有效運行的技術科學。它可以用來預測發展趨勢﹑制定行動規劃或優選可行方案。運籌學在英國稱為operational research﹐在美國稱為operations research﹐英文縮寫是OR。中國科學工作者取“運籌”一詞作為OR的意譯﹐包含運用籌劃﹑以策略取勝等意義。
發展簡史 operational research (運籌學)一詞最早出現於1938年。當時英國波德塞雷達站負責人A.P.羅提出對整個防空作戰系統的運行研究﹐以解決雷達站合理配置和整個空軍作戰系統協調配合來有效地防御德機入侵的問題。1940年 9月英國成立了由物理學家P.M.S.布萊克特領導的第一個運籌學小組。后來發展到每一個英軍指揮部都成立運籌學小組。1942年美國和加拿大都相繼建立了運籌學小組。這些運籌學小組在確定護航艦隊的規模﹑開展反潛艇戰的偵察﹑組織有效的對敵轟炸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為運籌學有關分支的建立作出了貢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這些軍事運籌學小組中工作過的科學家轉向研究在民用部門應用運籌學方法的可能性﹐從而促進了在民用部門應用運籌學的發展。1947年丹齊克﹐G.B.在研究美國空軍資源配置問題時提出線性規劃及其通用解法──單純形法。50年代初用電子計算機求解線性規劃問題獲得成功。1951年P.M.莫爾斯和G.E.金布爾合著《運籌學方法》一書正式出版﹐標誌著運籌學這一學科已基本形成。到50年代末﹐美國大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大量應用運籌學。開始時主要用於制訂生產計畫﹐后來在物資儲備﹑資源分配﹑設備更新﹑任務分派等方面應用和發展了許多新的方法和模型。60年代中期﹐運籌學開始用於服務性行業和公用事業。一些發達國家的企業﹑政府﹑軍事等部門都擁有相當規模的運籌學研究機構﹐專門從事有關方法和建模的研究﹐為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英國在1948年成立了運籌學俱樂部﹐1954年改名為英國運籌學會﹐出版《運籌學季刊》。美國在1952年成立了美國運籌學會﹐出版《運籌學》雜誌。1957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召開第一屆國際運籌學會議﹐以后每隔 3年舉行一次。1959年成立國際運籌學會聯合會(IFORS)。中國於1956年成立運籌學小組﹐1980年成立中國運籌學會。
學科內容 運籌學研究的內容十分廣泛﹐其主要分支有﹕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整數規劃﹑幾何規劃﹑大型規劃﹑動態規劃﹑圖論﹑網絡理論﹑博弈論﹑決策論﹑排隊論﹑存貯論﹑搜索論等。